发布时间:2018-01-14 浏览次数:1211次
很多中老年人被慢性病折磨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,天天吃药、年年加重。其实,病久日长,三分治、更需七分养。久病必虚,虚则伤本,本虚不补,怎能康复......
久病所致的人体之虚,中医常常分为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。那么气、血、阴、阳到底是什么呢?通俗地讲:“气”相当于人体的燃料,是推动人体活动的能源。“血”相当于人体的营养液。“阴和阳”是相对的概念,“阴”与血同类,它好比自然界的各种水,对人体起到了润泽的作用;而“阳”与气同类,它好比自然界的太阳,对人体起到了温煦的作用。所以,气虚就像人体的燃料不足,从而导致动力不足;血虚就是人体的营养液不足,进而导致营养不良;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,所以出现燥热;阳虚相当于阳光不足、底火不足,所以会让人感到寒冷。
一、比常人怕冷 就是阳虚
现代医学认为,阳气实际上是抵抗力、自愈能力、自我修复功能的总称。阳气旺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,所以,不管环境如何恶劣,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病,他都不会生病。
阳虚的症状反映
1、怕冷、怕风甚于常人(冬季尤为突出),畏寒喜暖,对温度转凉很敏感、喜喝热饮,常自觉手脚腰背膝盖或阴部发冷冰凉(重者夏天也凉),身体发沉,腰膝酸软;
2、体困乏力、易疲劳、头晕;
3、性功能差,男性无法勃起或勃起无力、举而不坚、坚而不久、阳痿、早泄等;女性月经不调、面色晦暗、白带清稀绵绵不断、小腹冷痛、性欲冷淡、宫寒、不孕;
4、记忆力减退、嗜睡、多梦、自汗;
5、食欲差、经常腹泻,尤其是熬夜时食用生冷食物、劳累或受寒后易拉肚子(五更泻),大便稀溏不成形,吃什么拉什么;
6、头发稀疏易脱落,早白;
7、身体浮肿,尤以腰一下为甚,早起常下肢水肿;
8、夜尿多或白天尿频、清长、余沥不尽;
9、虚喘气短、咳喘痰鸣,口淡不渴、舌苔薄白舌边有齿痕;
10、自觉无病,但面色晦暗无光泽,甚至黧黑(为肾气外漏所致,很危险)
二、怕热甚于常人 就是阴虚
1、怕热甚于常人(夏季为甚),虚烦易急躁;
2、手心脚心发热、骨蒸潮热、午后烘热等阴虚症状;
3、腰酸痛、头晕、耳鸣、脑鸣、失眠、多梦、盗汗;
4、总感觉口干,喜喝冷饮,经常嗓子干、咽痛、牙痛、脸颊红;
5、血压偏高;
6、性欲亢进,但每次房事时多虚汗出、早泄;
7、女性月经提前,色鲜淋漓,白带粘稠,有腥味;
8、小便量少发黄或有刺痛感、大便干结;
9、苔薄舌红,甚则剥裂;
10、大多数女性在怀孕、生产后,由于津血大亏,会出现阴虚现象,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松弛、干涩、分泌物减少、性欲淡漠或每次房事的性快感减退等。
阴虚多见于老年人,更年期男女,精神压力过重、睡眠不足、精力消耗过多的中年人,以及大多数吃得多,却怎么吃也吃不胖、形体消瘦的人,这类人群应该经常性的补阴,不仅可以防微杜渐,而且可以促进原有慢性病的康复。
三、脸色不好看、体质差 就是气血虚
1、易疲劳、体质差、经常感冒、体虚多病;
2、自觉少气懒言,稍微活动则心慌、气短;
3、爱出汗,白天常不自觉汗出(自汗);
4、气色差不红润(即脸颜色不好看,可以使发黄,也可以是苍白),嘴唇和指甲色淡、少血色,严重时苍白;
5、有胃下垂、子宫下垂、脱肛等脏器下垂现象;
6、低血压(血压偏低);
7、有手麻、脚麻、肢体麻木、筋脉拘挛现象;
8、眼睑干涩或视物不清;
9、女性月尽量少,甚至停经;
10、头发干枯无光泽、中少年白发。
如果人体气血充足,那么精气神就会好,整个人看上去红光满面,从行动上来说了,人就活蹦乱跳,干什么都有劲。
上一篇:仁普专家教您辨别有没有“肝掌”
扫一扫加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