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6-29 浏览次数:1113次
概述
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. 的干燥根茎。主产于四川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贵州等地。均系栽培。冬季采收,除去须根及泥沙,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。切片或切块生用。
入药部位
为姜科植物姜根茎的干燥品。
性味归经
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、心、肺经。
功效
温中散寒;回阳通脉;温肺化饮。主脘腹冷痛;呕吐;泄泻,亡阳厥逆;寒饮喘咳;寒湿痹痛。干姜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燥湿消痰。用于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肢冷脉微,痰饮喘咳。
主治病症
1.用于亡阳证。本品性味辛热,能回阳通脉。故可用治心肾阳虚,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,脉微欲绝者,每与附子相须为用,如四逆汤。
2.用于寒饮咳喘,形寒背冷,痰多清稀之证。本品辛热,善能温肺化饮,常与细辛、五味子、麻黄等同用,如小青龙汤。
3.治疗外伤化脓性感染:用生姜自然调入干姜粉敷于创面,以无菌敷料覆盖,每日换药2~3次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散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;或研末调敷。
使用注意
阴虚内热、血热妄行者忌服。孕妇慎服。
采集加工
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茎叶枯萎时挖取根茎,去掉茎叶、须根,烘干。干燥后去掉泥沙、粗皮,扬净即成。
性状鉴别
姜,多年生草本,高50-80cm。根茎肥厚,断面黄白色,有浓厚的辛辣气味。叶互生,排成2列,无柄,几抱茎;叶舌长2-4mm;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15-30cm,宽1.5-2.2cm,先端渐尖,基部狭,叶革鞘状抱茎,无毛。花葶自根茎中抽出,长15-25cm;穗状花序椭圆形,长4-5cm;苞片卵形,长约2.5cm,淡绿色,边缘淡黄色,先端有小尖头;花萼管长约1cm,具3短尖齿;花冠黄绿色,管长2-2.5cm,裂片3,披针形,长不及2cm,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,较花冠裂片短,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,两侧裂片卵形,黄绿色,具紫色边缘;雄蕊1,暗紫色,花药长约9m,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;子房3室,无毛,花柱1,柱头近球形。蒴果。种子多数,黑色。花期8月。
产地
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,我国中部、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。主产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地 址
武汉市洪山区文治街武昌府花样街一期107E(南湖家乐福四号门左斜对面50米处)
公交路线
1、乘坐320到丁字桥南路建安街
2、乘坐817到文治街金地格林小城
3、乘坐804到文治街家乐福
4、乘坐806到丁字桥南路北港村
上一篇:夏季健脾养胃有7个小妙招
下一篇:中医习惯用哪些方子治耳聋耳鸣
扫一扫加好友